未來新聞,想用系統改變自己的社會

今天我才回想起來,我大一的時候很想考轉學考,而當時想要轉的是社會系與大傳系,最後我唸了許多大學與研究所,理工文商管都唸了,但就沒有法學院,只是現在想想,我現在的工作最接近的科系也就是社會與大傳。

(但這也沒甚麼,我考過、考上過、念過的科系是蠻多的,也不足掛齒)

在慢慢的專注自己的精神後,決定開始投入在幾年前一直規劃想做的事,其中有一項就是:透過用工人智慧或人工智慧做出一套開放的新聞延伸閱讀系統,更大家更容易的看到新聞的前後脈絡以及不同立場不同觀點,讓這個社會從『看見』開始,看見更廣的資訊而不是所謂最對的資訊,從知道每件事有很多複雜的情境,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判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容忍度』少一點『正義感』。

而在 2014 年的時候,我做了『新文易數』來做為這計劃的起始點,而當時已經解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想要透過演算法去區分不同事件的新聞,不想被早已追逐流量的媒體,聚焦與受限在那一兩條吸睛的新聞炒作,可以一眼看到不同的事情,讓看社會的主導權收回一些。

只是因為前端與資源的不足,這系統雖然有用,但最後只是一些專業的社群或編輯在使用,能夠幫助的人相當有限,當然受益最大的是我自己,畢竟這是我自己做出來給自己用資料偷窺社會的『惡趣味』作品,因此 UI/UX 都始以我個人做出發,雖然是開放使用但就專業經營的角度是完全不及格。

在這段時間,我也任職了 6 ~ 7 間在台灣前 20 大的新聞網站,且現在還有 3 間在任職顧問,但我只是以一個『技術工程師』的角度來協助這些媒體解決問題,主要是技術型 SEO 以及用演算法或群眾智慧來做標籤、延伸閱讀的系統,但我很避免擔任 PM 的角色,事實上也不合適。

事實上其中一間也曾經以類似 PM 的角色嘗試開發一個『閱讀器』,來讓新文易數不再只是記者編輯使用的,而是讓更多的讀者來使用,雖然系統是開發出來,但太多的溝通問題我沒有做好,反而這成為我十年來最糟糕的案子,最後就被結束了。

當然我不認為這十年我的 PM 能力有變好,事實上應該說更了解自己不合適當一個 PM 的角色,因此開發的系統幾乎都是在極低度的資源整合下操作,也就是所須要的資源整合的成本是低的,尤其是在人際溝通方面都是靠別人,雖然是種逃避但是很有效的,因此更可以專心在系統開發或問題解決上面。

只是要真的做出真的讓更多人使用,可以真的達到『改變社會』這目的不是靠我的能力或是我的技能點才能做到,所以最近在思索是否該認真的好好把這計劃找人一起來做,

延伸閱讀 API:

將做出一個開放給媒體來使用的 API,做為以內容、事件、專題為出發的導讀與延伸閱讀系統,讓台灣的媒體不要主要依賴靠『行為關聯』來做推薦,而是提供有脈絡的『進階閱讀』來讓讀者點擊。

這個 API 會在一定效能以內免費的方式讓媒體去使用,但當抓取量與計算量過大時會請求提供機器來分擔計算,若要更精確或客製化的話請提供工程師,或是會媒合其他工程師來協助。

延伸閱讀 Plug-In:

當然也不會預期有足夠的媒體會願意做這樣的事,尤其是更強調自己是唯一『中立、客觀』,且用來監督敵國政府的媒體只會希望立場觀點只有一個,因此也想做一個以使用者角度能夠做的 Plug-In 來讓大家安裝,或是幫『長輩』安裝。

這部份也是利用上面所說的 API 來做到,只是這部份的計能點包含 Chrome 的 Extension 之類的開發,而手機的實作說不定會更麻煩,雖然這也是最須要討論的,因為現在『探索』推的新聞媒體立場都很強,也是因為有強的立場才能有堅定的受眾。

事件定義的群體協作:

在新聞中最須要動態調整的就是事件的區分與定義,雖然在『新文易數』已經可以很容易區分事件,已經做到 90% 的可接受度,但在這樣只有靠人工智慧的演算法而沒有工人智慧的真人參與是相當容易讓品質大打折扣,因為演算法可以協助 90% 以上的工作,但那 10% 才是連人都須要討論、思考的精隨,也是真正的價值。

而如何靠系統整理出每天 3~10 則的事件,也包含讓所有人包含記者編輯可以貢獻這樣的定義,在『專頁儀表板』的標籤系統已經證實只要好的介面,就會有足夠的人來協助,這才是群眾智慧的本質。

事件時間軸與脈絡的自動化圖表:

有了時間的定義之後,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能夠更透過良好的視覺圖表去了解這個事件的脈絡,尤其是跟其相關的『人事時(事件)地物因果』的交互關係,這些很多可以透過對於標籤及標籤的標籤(屬性)來做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即時圖表。

在新文易數也有用 D3 做過類似的圖表,但那時還沒有標籤的標籤,因此在解讀起來意義並不高,希望這次有了事件的定義及大家不同技能點的協作而做出有意義的事。

事件脈絡的整理與報導:

這部份可能就是利用上面的演算法與系統,加上真正人的寫作與編輯,做出有意義的報導,我一直相信所謂的『自動化新聞』的價值是讓許多工作環節給自動化,不否認的有些新聞的製作真的是類似『樣版』就可以做到,但真正有價值的新聞須要的是『人性』與『文明的累積』。

因此如何用各方的觀點來看這樣的事件,雖然任何報導只要有人的參與就會有『角度』與『立場、觀點』,這也是好的,真正不好的是明明有立場與觀點硬是說自己是中立客觀。

這篇文章是個對未來的期許也是種『公開招募』

很多人說既然我有能力與資源,為甚麼不開一家公司這樣可以更聚合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 但我一直覺得這個社會已經不須要有更多『功利』為導向的力量去運作,而且這個計劃所須要的『透明』、『自我揭露』以非營利組織運作是更方便的。

加上這個計劃是架構在 Open Service 的 Crowd Sourcing,從一開始就是這樣,本來就不該往為了『資本、資產』的 Private Property 方向做去,當然最重要的以現在的資源與基礎,這想法已經不再是夢想了,因此這會在這時候提出這計劃,因此這計劃會朝下面幾個方向走:

  1. 這是一個非營利的工作,但事實上會想辦法要有收入讓更多人參與跟使用,但不會有盈餘或分紅,只會有工作報酬。
  2. 並不是不會有收入,也會做出分析報告讓大家訂閱,可能是用 Vocus 之類,但這些報告也是公開透明的,只會用時間差來去區隔。
  3. 但更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來參與,甚至做出有意義的作品,讓更多有價值的產品出現,去累積『文明』。
  4. 只是這計劃跟其他組織不一樣是更強調參與者的貢獻與責任,所以做的事都要有 Identity 可以識別與 Credit。

這篇文章會同步在『新文易數』、『專頁儀表板』的粉絲團公布,若有興趣的可以在下面留言,或是直接加入 Slack 一起討論 (請進入 #newuser 頻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