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關 FAQ 搜尋流量大減的 FAQ

Gene Hong, 還是黑貘
5 min readMay 23, 2023

很多人問我在最近搜尋流量的 FAQ 成效大打折扣後,網站經營還須要著力 FAQ 嗎?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大哉問」,的確這問題就像是「要不要做 SEO」一樣,可以用一個較形而上的回答:

若做這件事主要是為了 SEO 的話,就不是一個好的 SEO 策略;若這是一個真的能對使用者提供好內容加值策略的話,才是一個好的 SEO。

有人知道我對網站內容編輯只有三個基礎建議:

1. 文章若能分段的話要寫好小標

2. 找出讓使用者更好進入閱讀文章情境的標籤

3. 要為讀者提供真實有用的延伸閱讀。

先把這三件事做好,雖然這三件事看起來跟 SEO 沒有直接關係,更像是對內容與 UX 的建議,事實上背後也都有很深的 SEO 意涵,甚至真正的 SEO 策略跟 UI/UX 策略是分不開的。

上面這張圖是兩個網站從 5/4 的前後同天數 FAQ 流量的比較,可以看得出來這次的 FAQ 變化,對上面這個網站影響力較小,雖然流量只剩下 4 成,而下面那個網站雖然原本 FAQ 流量較高,但一口氣只剩下 1 成 5,所以可以確認對每一個網站的狀況都不一樣,也不是所有網站都是歸零的。

先拉回來重點,5/4 對 FAQ 的出現率大減這件事,有幾個重點分析:

1. 這次不是演算法更新,而更有可能是既有演算法對 FAQ 的價值自動調低造成的,也就是常態性的自動調整。

2. 並不是做了 FAQ 或不做 FAQ 是加分或減分,更有可能的是 FAQ 對排名因子價值變小,以及出現機率變小。

3. 猶於 FAQ 出現機率變小的話會直接影響的是點擊率,因為 FAQ 在 SERP 較為顯眼,這點擊率的確對流量與 SEO 有直接的影響。

4. 有些網站 FAQ 流量幾乎直接歸零,但也是有些網站只有少約 4~6 成,但肯定的都是會有少。

5. 而 FAQ 的出現變少是跟領域與網站性質有關,越可以提出精確回答的網站出現機會較高,但更影響的是問的問題領域。

6. 雖然有幾個網站 FAQ 是用 ChatGPT 產生的,且大部份都是「歸零」等級的,只是因此武斷 Google 有對 ChatGPT 內容有去檢查降權這結論是危險的,但不否認 Google 真的有能力做檢查。

7. 目前 FAQ 表現較好的多是垂直媒體,綜合性的媒體 FAQ 幾乎都是消失。

8. 原本這些 FAQ 的頁面排名就較高的,可能影響較小,但原本出現 FAQ 的也是前幾名才有。

9. 額外做的 FAQ 內容區塊有些網站有正面,有些也是沒有效果。

那重點來了,那接下來還要做 FAQ 嗎?

簡單一句話:若這是屬於一個編輯內容流程或呈現的優化,請繼續做,若目前是獨立額外做的,請重新思考如何整合與調整編輯內容,而不是多做出 FAQ。

這對於有些網站 FAQ 靠的是利用「次標」或是「資訊圖卡」的概念下去做的,就是很值得繼續做的,若是為了 SEO 而去做 FAQ,而沒有去思考與內容整合性的,就應該考慮停止。

文章的首圖看起來的平均排名上升,是個「排名謬誤」,並不能做為 FAQ 提升排名的依據。

但事實上 FAQ 並不是真的消失,Google 只是用不同方式的呈現,原本在搜尋結果頁上,如左圖 FAQ 是跟著網站走居多,而現在變成右圖那樣跟著關鍵字走,點進去才看得網站。

更多人會問的,這樣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有機會出現 FAQ 嗎?事實上並盡然,就像是上面搜尋黃金葛有毒嗎?SERP 出現的精選摘要也跟 FAQ 無關,且跟網站有沒有 FAQ 的 Schema 更沒有關係,就像上面的自由時報跟下面的今周刊本身就沒有用 FAQ Schema,但愛料理是有的因此也不能說不須要做 FAQ Schema。

那除了 FAQ 外,我們還能做甚麼呢?事實上這是跟網站的屬性有很強的關係,有些網站可以做 QAPage,尤其對於教學網站是更好的 Schema,像下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這些都要看內容的本質與對使用者是否有意義或是更好的閱讀體驗,因此不要為了 SEO 而去做 SEO,應該說,認真的網站經營者,要去思考與努力的是對讀者有更好的內容與閱讀體驗,這個能做好就是最好的 SEO,甚至不用擔心演算法的改變,因為真的把「閱讀體驗」做好比演算法的改變是更領先的, Google 的演算法都是用來「模擬」與找出甚麼是好的閱讀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