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表了解技術 SEO 與 On-Page / Off-Page SEO 的差異

Gene Hong, 還是黑貘
7 min readDec 25, 2023

在找資料時,剛好發現一篇文章,講當「Technical SEO」的事,這部份倒是比較少人提及,而最近剛好也有人問我相關問題,所以我整理了一下給大家,當然這些細節靠的是 GPT 完成的,我最糟糕的個性就是在已知的細節會覺得很無趣。

表格比較這三種 SEO 方法論

有時在閱讀細項之前,可以先用表格性的閱讀更好進入理解,因為這樣更有架構與比較差異的思維。

Technical SEO 與 Non-Tech SEO 比較簡表

這張簡表有時不能較完整的解讀,所以下面是個較完整的細項,雖然在 GPT 實務上是先產生下面的表再產生上面的表。

Technical SEO 與 Non-Tech SEO 比較總表

這是我第一次用 Sheetsu 來放在網頁上,好像 Medium 本身是不支援 markdown 的表格的。

Technical SEO、On-Page/Off-Page SEO 的比較

但大部份有人不習慣表格性的閱讀,也些人還是習慣用列點的方式來閱讀:

技術SEO (Technical SEO)

  • 描述:專注於網站架構、速度、安全性、移動適應性的優化。
  • 優點:提升網站性能,增強用戶體驗和搜索引擎友好度。
  • 缺點:需要高度技術專長,可能需較大的預算。
  • 例子:網站快取、SSL證書、響應式設計。
  • 使用情境:特別適合大型、結構複雜或流量高的網站。
  • 成本:可能因專業技術服務而高。
  • 效應時間:中長期,效果持續。
  • 執行時間:持續進行,定期更新。
  • 行業:適用於所有線上業務。
  • 團隊:網頁開發者、IT專家。
  • 主要技能:程式編碼、網站架構設計。
  • 說明:技術SEO是確保網站從根本上適合搜索引擎爬蟲索引和解析的關鍵,對於提高網站在搜索引擎結果中的可見度至關重要。

網頁內SEO (On-Page SEO)

  • 描述:針對網頁內容和HTML源碼的優化。
  • 優點:提高單一頁面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和吸引力。
  • 缺點:需要持續的內容更新和優化。
  • 例子:關鍵詞密度、標題標籤、元描述。
  • 使用情境:適用於所有依賴內容的網站,如博客、新聞網站。
  • 成本:相對較低,取決於內容創作和維護的投入。
  • 效應時間:短期到中期,需要持續優化。
  • 執行時間:持續過程,隨內容更新而變。
  • 行業:內容驅動型行業,如媒體、教育、娛樂。
  • 團隊:內容創作者、SEO專家。
  • 主要技能:內容創作、關鍵詞研究。
  • 說明:網頁內SEO著重於每個頁面的內容質量和結構,直接影響該頁面在搜索引擎中的表現。這涉及到精確地使用關鍵詞和創建有價值的內容,以吸引訪客和搜索引擎。

網頁外SEO (Off-Page SEO)

  • 描述:在網站外部進行的優化,以提高網站的權威和可見性。
  • 優點:建立和提升網站的品牌和信譽。
  • 缺點:結果較不可控,依賴外部網站和用戶。
  • 例子:建立質量高的反向鏈接、社交媒體推廣。
  • 使用情境:對於建立品牌和提升網站權威度特別重要。
  • 成本:可變,從自然建立到大量投資不等。
  • 效應時間:長期,成果積累。
  • 執行時間:持續策略性進行。
  • 行業:適合所有需要建立品牌權威的行業。
  • 團隊:公關、市場營銷、社交媒體專家。
  • 主要技能:連結建設、品牌營銷。
  • 說明:網頁外SEO專注於透過建立高質量的外部連結和社交媒體互動來提升網站的信譽和影響力。這些活動有助於提高網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並在線上建立品牌形象。

在實務上,即使 Technical SEO 也無法脫離「內容與經營」

上面的工作項目分派雖然多是技術相關,但有時還有其他的規劃討論,而這工作項目大概是這樣分配的:

60% 是技術相關,如工程師、設計師、程式設計等參與

30% 是內容相關,如記者、編輯相關

10% 是企劃相關,如行銷、策略、公關…

事實上這也很像這張圖表的「Technical SEO、On-Page SEO、Off-Page SEO」分野有部份類似,而除非是每週都會開會的公司,大都不會參與到政策與內容的制定,或是社群操作,因為技術 SEO 的事已經忙不完了。

有時我會比較「喜歡」做「技術 SEO」是有原因的,只是這邊就不想說,因為若說不清楚就會感覺是甚麼 XX 鏈之類,事實上不是,但本質上須要技術 SEO 的本來就是大型複雜網站才顯現出價值。

真實在實務的 Technical SEO Round-Down

通常會有一

第一階段:檢查之前的工作

  1. 看上次開會開的工作清單,做了那些,有時會檢查有沒有做對,但因為有些工作會影響 Search Console 的數字,就直接在下一階段檢查。

第二階段:檢查 Google Search Console 表格

2.1 先看 Google Trend 的趨勢,因為 SEO 很受外部局勢影響,很多事都有週期性或是例假日的問題,或是寒暑假的影響,對之後的流量改變是否合理。

2.2 觀看約 100 個數字的變化,通常會標示半年內最高值或是最低值,看是否能夠解釋,也順便驗證之前做的效果,若無法解釋就會標黃底或灰底,在下個階段去討論原因。

2.3 若發現不合理的數字要去找出原因,在這邊是主要開「工作清單」的時間,也是花最多時間的步驟,因為是要細項的去看 Search Console,找到問題點或是找出解決方式沒那麼簡單。

第三階段:問題與解答

3.1 有些公司會用問卷表單連結提出問題,或是整理成表格或是當場問問題,這邊也常是開工作清單的原因。

3.2 有些報告或是 Wireframe 會在這邊提出,尤其是較中長期的計劃要先行規劃,都會在這階段提出來讓我確認。

3.3 解讀與預測目前 Google 在這段時間的策略變化,看有沒有須要改變,這邊也可能會有些工作清單產生。

第四階段:工作規劃與確認

4.1 有時會在這時看 Roadmap 有沒有須要規劃的,但通常只會發生在大計劃發生或開始的公司,或是 Google 又 Core Update 時。

4.2 確認之前所說到所有的工作項目,然後確定是 To-Do, To-Plan/Think,或只是 To-Track,而 To-Do 是在下次開會就要完成,而 To-Plan/Think 是在下週決定要不要做或是提出時程。

最後產生像這樣的 To-Do 表單:

一個 Technical SEO 的 Sheet

說到這邊,會不會覺得 SEO 跟你想像的不一樣,且有一種更深入的作法呢?只是最大的問題,Technical SEO 是不能「外包」或是「委外」的,這是一個跟系統緊密結合,跟內容策略也脫不了關係的事。

Technical SEO/On-Page SEO/Off-Page SEO

「後記」發現這個 Sheetsu 後面被吃掉了,所以只好直接分享 Google Docs:

--

--